每經記者 溫夢華 實習記者 張春楠 每經編輯 楊 翼
在第一大股東所持部分股權被凍結背后,當代東方正打算進行實控人變更。
7月23日,已經停牌兩個月的當代東方公告稱,山東高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高速投資)在深入了解當代東方的整體情況后,決定對當代東方進行股權投資(不超過29.99%股份),成為當代東方的控股股東。
不過,有律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股權在凍結期限內將不能過戶,這也意味著股權轉讓合作恐怕會有變數。
山東高速投資擬接盤控股權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當代東方的背后的實控股東為以王春芳為代表的“當代系”。2010年,廈門當代投資斥資6475萬元收購*ST大水29.99%的股份,正式入主當代東方以來,2015年通過定增,“當代系”公司當代文化、廈門旭熙、先鋒亞太以10.8元每股的價格增持上市公司1.09億股,公司控股股東也由之前的當代投資變更為現在的當代文化,2017年當代文化又通過“西藏信托-萊沃28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以1.48億元增持了1264.2萬股公司股份。
截至當代東方控制權擬變更公告發布時,據記者梳理,廈門當代投資(現更名為鷹潭市當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目前共持有當代東方37.034%的股權,以目前上市公司的市值大約62.53億元計算,“當代系”公司在8年時間大約賺得9.26億元。
而作為實控人變更的擬接盤方的山東高速投資又是何許人?記者查閱天眼查發現,山東高速投資成立于2010年,是山東高速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而山東高速背后的股東則為山東省國資委。
山東高速集團官網顯示,截至目前,集團注冊資本200億元,年經營收入700億元,利潤總額70億元,資產總額近6000億元,資產負債率61%。
如今,控股股東變更尚未塵埃落定,第一大股東所持部分股權被凍結,是否會產生影響?
對此,記者聯系到山東高速投資相關人士。該人士表示,進展必須取得山東高速集團董事會、國資委通過后才能一步步進行。而當記者詢問山東高速投資對當代文化所持股權被凍結原因是否知情時,對方稱還待核實。
當代東方董事會秘書艾雯露亦在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關于公司控股股東與山東高速的交易事項,因可能涉及公司的控制權變更,目前正處于談判及盡職調查階段,且交易方案需要取得包括山東省國資委在內的有權決策機構通過,具有較大不確定性。”
王光英律師也對記者表示,“從法律層面說,在被司法凍結后,股權將不能被自行轉讓及過戶登記,在凍結期限內,股權雖然不能過戶,但是一些例如表決權之類股東權益是可以代理行使,因此合作人之間也可以簽訂表決權代理協議,代理表決。關于股東收益是不可以直接支付給合作方的,股東獲得收益之后,依據合作協議,通過合法形式轉給合作者也有可能。”
當代系入主后開始“買買買”
公開資料顯示,當代東方原名大同水泥,2013年正式更名為當代東方。在“當代系”執掌下,從水泥行業跨界到影視的當代東方,這幾年做了哪些事情?
記者梳理年報發現,2011年到2014年,當代東方歸屬凈利潤分別為-2397萬元、315萬元、226萬元和-55.6萬元。
2014年,公司確立了圍繞打造影視文化全產業鏈跨國企業的戰略目標,通過定增打算收購盟將威影視文化。根據定增結果,“當代系”公司當代文化、廈門旭熙、先鋒亞太以10.8元每股的價格增持上市公司1.09億股,公司控股股東也由之前的當代投資變更為現在的當代文化。
隨后,“當代系”執掌下的當代東方開啟了“買買買”模式。2016年,當代東方收購北京華彩天地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華彩天地還曾做出業績承諾,不過在今年3月,在華彩天地業績承諾期尚未完結時,便被當代東方出售。
2017年7月,當代東方又公告稱,擬以25.5億元收購永樂影視100%股權,同時后者也做出業績承諾。隨后深交所就當代東方高溢價收購發出問詢函。不過一年多后,這起收購仍沒有實質性結果。
今年6月,當代東方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再次發布停牌公告,擬以12億元收購首匯焦點。
雖然當代東方承諾最晚于7月24日恢復交易,不過當日公司并未申請復牌。7月31日,深交所對公司發布了監管函,要求公司按要求復牌。隨后8月2日公司復牌,迎來的卻是8個交易日的“一字跌停”。
而在“買買買”背后,公司在2017年或也出現了現金流的較大壓力。根據2017年年報,公司短期借款由2016年的10萬元增至2017年的4.52億元。而在今年第一季度,其短期借款已增加到4.64億元。
對此,當代東方財務總監孫永強在投資者說明會上表示,影視文化行業屬于資本密集性行業,需要不斷投入大量資金,購買影視劇及擴張影院業務,實現收入及利潤最大化,公司將用正常回流資金償還銀行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