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關鍵詞:高考錄取率超八成,物理地位提高
長期以來,高考是所有學生和家長關心的重要話題。如今,2019年高考招生已經進入了志愿填報收尾階段。那么,2019年的高考發展趨勢如何?
近日,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19年高招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9年高考報名人數突破千萬大關,2018全國高考實際錄取率達81.13% ,部分地區突破90%。與此同時,隨著高考改革進程的深入,教育部對特殊類型招生工作進行規范,自主招生政策收緊,部分院校計劃縮減超六成。
高考報名人數突破千萬大關,實際錄取率超八成
2019年,高考報名人數歷經10年再次回歸千萬量級。
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031萬,再次突破千萬,創下了2010年以來的歷史新高。不過,自2007年至今,高考實際錄取率一直保持著上升的趨勢。
《報告》指出,高考實際錄取率在2017年突破了80%,這也意味著絕大多數高考生擁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2018年,全國普通本專科招生790.99萬人,比上年增長3.87%,高考實際錄取率達到了81.13%。雖然部分地區高考實際錄取率出現小幅度下降的情況,但仍保持在較高水平。此外,還有部分地區高考實際錄取率超過了90%,如河北、江蘇等地。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來,部分地區未完成招生計劃的情況較為突出。《報告》顯示,以江蘇、河北兩地為例,江蘇地區2016年未完成招生計劃人數達到4.2萬,2017、2018年則控制在了2萬左右;河北地區2014年未完成招生計劃人數達到2.8萬,但2017年已回落到0.75萬。
隨著高等教育辦學規模不斷擴大,高等教育將邁入普及化階段。《報告》指出,可以說,我國已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迅速提高,即將進入普及化階段。1978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僅為1.55%,到2002年,僅僅24年的時間,就提高到15%,由精英化階段進入大眾化階段。
高校特殊類型招生政策趨緊
隨著高考改革進程的深入,教育部從著力促進公平、科學選才出發,對特殊類型招生工作進行規范。
不少人將2019年稱為自主招生史上“最嚴”的一年,教育部對自主招生作出了10項嚴格要求,劍指公平正義,嚴格控制招生規模即為其中之一。
《報告》指出,在往年的自主招生中,大多數高校實際錄取人數低于招生計劃人數。在2018年公開招生人數信息的79所自主招生高校中,有76所高校未完成自主招生計劃,總缺額超過了5200。通過對70所開展自主招生的高校進行了數據采樣,僅兩所高校自主招生計劃與去年持平,其余高校均縮減了計劃。其中,有13所學校的自主招生計劃縮減了60%,上海大學縮減了80%。
此外,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的要求普遍提高。《報告》指出,清華、北大2019年自主招生最低要求明顯提高,并且縮小了目標生源范圍,最大優惠幅度也均由2018年60分下降至20分。體質測試成高校自主招生考核“標配”,26所高校在自主招生簡章中明確規定,未參加體測或者體測成績未合格將影響考生的自主招生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