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通知,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這是中國反制美國對華貿易保護舉動的最新措施。針對中國反制舉措是否意味著在推動經濟全球化態度上出現倒退這一問題,專家指出,美國對華發起“貿易戰”,嚴重侵犯中方合法利益在先,中方對美加征關稅在后。中方相關舉措是被動進行的“正當防衛”,目的在于“以戰止戰”,維護經濟全球化大局。從實踐來看,中國對外開放的成就有目共睹,對外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歇。
中方反制態度堅決
根據最新安排,中國對美反制措施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對原產于美國的水果及制品等120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關稅,加征關稅稅率為15%;二是對原產于美國的豬肉及制品等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關稅,加征關稅稅率為25%。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美方濫用世界貿易組織(WTO)“安全例外”條款,嚴重違反了作為多邊貿易體制基石的非歧視原則,嚴重侵犯中方利益。中方對美方中止履行部分義務,是中國作為世貿組織成員的正當權利。希望美方盡快撤銷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措施,使中美雙方間有關產品的貿易回歸到正常軌道。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指出,中方不想打貿易戰,同時如果被迫卷入貿易戰,中方有底氣、有信心維護好自身利益。中方希望美方決策者認真聆聽美國消費者和有關產業界的廣泛呼聲,沒必要非撞上南墻再回頭。
相比于美國,中國在貿易上的表現其實一向無可指責。數據顯示,在履行降低關稅承諾方面,中國關稅總水平已由加入時的15.3%降至9.8%,實現了對世貿組織所有成員的承諾,達到并超過了世貿組織對發展中成員的要求。如果考慮到貿易結構的因素,中國實際的貿易加權平均稅率只有4.4%,已非常接近發達成員(美國是2.4%,歐盟是3%,澳大利亞是4%)。
貿易保護不得人心
對于特朗普政府發動“貿易戰”的倒行逆施做法,美國國內外呈現了一片反對之聲。
美國信息技術創新基金會在一份報告中警告,如果特朗普政府對從中國進口的信息和通訊技術產品加征25%的關稅,將導致美國經濟未來10年損失約3320億美元。高額關稅產生的負擔最終將轉嫁到美國企業和消費者頭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如果美中兩國政府將貿易懲罰措施升級,美國經濟將感受到“痛苦”,并可能對特朗普總統產生政治影響,打擊到支持特朗普的選民。